狩野派和浮世绘

边听边看 音频内容


狩野派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一个宗族绘画流派,其画风是在1519世纪之间发展起来的,长达七代,影响深远。狩野派的主要画家都来自于这个狩野宗族。同时这个画派又主要是为幕府时代将领和武士们服务的。

狩野派的画风虽在题材和用墨技巧方面属于中国传统,深受中国宋代美术作品的影响,但在实际艺术表达方式上却是完全的日本式。因为大多数为将军和武士们作画,所以作风粗犷是其主要的特征,线条的明快和宋代绘画有明显的区别,狩野派的屏风画更以明暗配合及其单纯的装饰性处理表现突出。

狩野永徳《洛中洛外図屏風(上杉本)》

狩野永徳《洛中洛外図屏風(上杉本)》 16世紀.jpg

狩野永徳《花鳥図襖》 16世紀 国宝狩野永徳《花鳥図襖》 16世紀 国宝.jpg

狩野山楽《牡丹図襖》 17世紀

狩野山楽《牡丹図襖》 17世紀.jpg狩野正信《周茂叔愛蓮図》 15世紀

狩野正信《周茂叔愛蓮図》 15世紀.jpg


我们在日本旅游期间所能看到的最多的就是大型日式建筑里边的屏风和壁画,狩野派的画风很大程度上也是顺应日式建筑的特点。比如京都二条城,建仁寺,岚山天龙寺等很多地方,都有狩野派名家的作品,当然像东京国立博物馆这些地方也有很多。


狩野探幽《松鷹図(部分)》 1626年 二条城狩野探幽《松鷹図(部分)》 1626年 二条城二の丸御殿・大広間.jpg狩野元信《四季花鳥図屏風(一部)》

狩野元信《四季花鳥図屏風(一部)》 16世紀.jpg

狩野山楽《牡丹図襖》 17世紀

狩野山楽《牡丹図襖》 17世紀.jpg

狩野永徳《唐獅子図》 16世紀

狩野永徳《唐獅子図》 16世紀 .jpg

狩野派是一种绘画风格流派,而浮世绘这是本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绘画种类,简单的说也就是反映日本江户时代市井生活的风俗画,版画。浮世是一个佛教词汇,它的本意是现世、当世,用来指浮沉聚散不定、枯荣无常的人世间。又被附加上了既然世道无常,不妨及时行乐的这种享乐思想,浮世会让人对男女之情、花街酒巷产生联想,反映这种艺术风格与江户人及时行乐的气质和追求契合。


喜多川歌麿

喜多川歌麿7.jpg莲池舟游,铃木春信,东京国立博物馆

莲池舟游,铃木春信,中版锦绘,27.2厘米×19.9厘米,约1765年,东京国立博物馆藏.webp.jpg

富岳三十六景|相州仲原

富岳三十六景|相州仲原.jpg

很多朋友看到浮世绘这个词会觉得是一些声色场景的作品,20世纪初的时候确实有很多这样的绘画,但这并不是这浮世绘的主流。 江户时代是日本封建社会的晚期,时间是1603年到1868年明治维新,也就是德川幕府时期。它和我国的明代相吻合,由于经济的增长,城市里首先产生一种“町人文化”(即市民文化),歌舞伎,落语,漫才这些民间戏剧曲艺等娱乐活动也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由于市民文化迅速得到发展,作者云起,需要量扩大,浮世绘作品大量印制,以供需求。浮世绘江户初期是以古典小说的插图为开端,后来陆续出现通俗的插图读物,随着市民小说的产生,这种木刻绘本更加迅速发展。

喜多川歌麿

喜多川歌麿5.jpg

浮世绘的艺术,初期原为肉笔浮世绘,即画家们用笔墨色彩所作的绘画,后来才演变出来木刻印制的绘画。肉笔的浮世绘,盛行于京都和大阪,这个画派开始是带有装饰性的,说白了都是狩野派一些被边缘化了的画师。浮世绘画师多出身低微,被当时日本主流画派所排斥,在绘画的内容上,有浓郁的本土气息,有四季风景、各地名胜,尤其善于表现女性美,有很高的写实技巧,为世俗社会所欣赏。

浮世绘的题材极其广泛,有社会时事、民间传说、历史掌故、戏曲场景和古典名著图绘,有些画家还专事描绘妇女生活,或抒写山川景物。浮世绘几乎是江户时代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而所有这些题材的基调则是体现新兴市民的思想感情,看了歌川广重的作品集《名所江户百景》,感觉简直就是东京的旅游宣传画。

越后屋.jpg

值得一提的是,18世纪西方书籍随荷兰商人和传教士传入日本,与此同时带来了西方的透视法,被一些浮世绘画家应用在绘画当中。在日本向西方开放贸易后,印有浮世绘的包装纸和茶叶,陶瓷一同被运往西方世界,然而就是这些包装纸和陶瓷上的浮世绘受到关注,开启了浮世绘对印象派画家的影响。

最著名的两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梵高和莫奈。梵高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就是《向日葵》,无论是构图、笔触、色彩还是审美偏好,这幅叫做《向日葵》的作品,都是向那些包装纸上的浮世绘致敬。紧接着,他又创作了一幅叫《星夜》的作品。在一生的绘画生涯当中,临摹了很多浮世绘的作品。

梵高临摹浮世绘.jpg梵高临摹浮世绘2.jpg

下面请大家欣赏一下三位浮世绘大师的作品。喜多川歌麿(1753~1806),擅长“美人绘(画)”,又特别以锐意创新而出名。

喜多川歌麿2.jpg


喜多川歌麿3.jpg

喜多川歌麿4.jpg


喜多川歌麿1.jpg

歌川广重作为风景画大师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风景画不仅体现出西方绘画的影响, 更是在日本传统美术样式与风格的继承中形成了独具特色、颇为哀婉的情怀。歌川广重《名所江户百景》。

深川木场

深川木场.jpg

上野清水堂不忍之池

上野清水堂不忍之池.jpg

神田绀屋町

神田绀屋町.jpg

市ヶ谷八幡(市谷八幡)

市ヶ谷八幡(市谷八幡).jpg

山下町日比谷外さくら田.

山下町日比谷外さくら田.jpg

下谷広小路(下谷广小路)

下谷広小路(下谷广小路).jpg

霞がせき(霞关)霞がせき(霞关).jpg

葛饰北斋(1760-1849年)日本江户时代的浮世绘画家,他的绘画风格对后来的欧洲画坛影响很大,许多印象派绘画大师都临摹过他的作品。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神奈川冲·浪里》。《富岳三十六景》,是他晚年的作品之一,属于浮世绘中的名所绘,描绘的是由日本关东各地远眺富士山时的景色。


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jpg


葛饰北斋《凯风快晴》.jpg


葛饰北斋《山下白雨》.jpg


富岳三十六景|相州仲原.jpg


富岳三十六景|从御厩川岸观赏两国桥夕阳.jpg


富岳三十六景|甲州三岛越.jpg


富岳三十六景|江户日本桥.jpg



富岳三十六景|青山圆座松.jpg


富岳三十六景|武州玉川.jpg


富岳三十六景|相州梅泽庄.jpg



分享
写评论...